|
|
|
《永远的杨唤》经典珍藏版 |
|
|
|
|
诗,是一只能言鸟
要能唱出永远活在人们心里的声音,
-杨唤
儿童诗先驱——杨唤,虽以25岁之龄去世,至今仍是华文儿童文学史上,最杰出且令人难忘的童诗作家之一。杨唤为儿童创作的诗,清新隽永,蕴含乐音般的节奏和旋律,半世纪后的今天,依然深受儿童喜爱。数年前和英文化在台北中山堂举办"永远的杨唤"音乐会,引起热烈回响。
今年,结合两岸杰出画家和音乐家,推出《永远的杨唤》经典珍藏版。这是一场音乐、文学、美术的盛宴,值得您细细品味。
|
|
◎金鼎奖优秀童书推荐奖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联合报“读书人”好书奖
◎“好书大家读”好书奖
◎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荐
◎金曲奖四项入围
最佳儿童音乐专辑、最佳儿童音乐作曲
最佳儿童音乐演奏、最佳儿童音乐演唱 |
|
适读年龄∕5~8岁亲子共读
8岁以上自己阅读
《春天在那儿呀》《夏夜》《水果们的晚会》《家》
《森林的诗》《小纸船》
6册 平装图画书(4册16开
各28页、2册32开各36页)+
扫码听中英文故事+1歌本 |
|
平装.套书定价∕169.8元
ISBN 978-7-5376-6397-7 |
|
|
【杨唤童诗专刊】 和英之友 |
|
生活在战乱动荡的时代,他的诗却带给人平静、清新,和充满童趣的想象力。
杨唤童诗不仅小朋友心领神会,大人也爱不释手。饱含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最适合以谱曲、歌唱的形式流传下来。
读诗让人心灵得到安慰。从儿童发展来看,5-7岁的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最能感应童诗的熏陶。多多欣赏童诗音乐会,或许能在孩子的心田,撒下
更多诗的美丽种子。 |
|
|
【曲目】 |
|
|
|
|
|
|
|
【作者介绍】 |
杨唤 |
儿童诗先驱—杨唤 (1930~1954),童诗总数不超过二十首,却成为现代童诗创作典范,开创了华文童诗创作的新境界。他的生命只有短短廿四岁,入选中小学课本的诗作却最多。虽然生活在战乱动荡的时代,他的诗平静、清新,充满童趣和想象力,不仅小朋友心领神会,大人也爱不释手。饱含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最适合以谱曲、歌唱、朗读的形式流传下来。 |
|
|
|
|
|
【策劃、主編】 |
周逸芬 |
和英文化总编辑。大学时,加入民乐社拉二胡,折服于“民乐”之美。多年前,开始构思将“民乐”融入儿童文学中。经过数年筹划,推出《永远的杨唤》经典纪念版。曾获金鼎奖最佳主编奖。图画书创作有《米米系列》《冬冬的第一次飞行》《小球听民乐》等。
|
|
|
|
|
|
【作曲】 |
陈中申 |
台湾代表性的笛子演奏家与作曲家,曾获金鼎奖最佳演奏奖、金曲奖最佳儿童音乐奖、十大杰出青年、中兴文艺奖、音乐奖等。1992年~2004年担任台北市立国乐团指挥,现任教于台南艺术大学民乐系。 |
|
|
|
|
|
【中文配音 】 |
李佳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知名演播家。参与编辑录制的《睡前故事》受到广泛赞誉,并获得多个奖项。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为小朋友们打开一扇想象的大门。 |
|
|
|
|
|
|
|
|
【乐团介绍】 |
台北市立民乐团 |
台湾第一个专业民族乐团,成立于1979年。历年来曾前往欧美亚各大洲十余个国家演出,除提供本土作曲家作品发表及展演空间,亦致力于民乐教育推广工作。 |
|
|
|
|
|
【乐团介绍】 |
台北爱乐儿童合唱团 |
成立于1989年,除对儿童合唱进行专业的训练、定期演出外,亦热心投入各项公益活动。 |
|
|
|
|
|
|
策划 周逸芬
作曲 陈中申
乐团 台北市立国乐团
合唱 台北爱乐儿童合唱团
制作 周逸芬 陈中申(演唱版) 陈薇安(朗读版)
合唱指导 熊师玲
制作助理 侯雯芳
领唱 吴倢如 陈优绮 陈中申
混音 饶瑞舜 朱云嵩 陈薇安
旁白 李佳 Scudder Smith 周达言
录音 饶瑞舜(中山堂) 陈薇安 朱云嵩 李国强(录音室)
出版发行 和英文化 |
|
|
|
|
|
|